NI大中华区总经理首谈中国战略布局,半导体测试成重点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17-03-29
“今年6月,NI将在上海新设一个服务亚太区半导体领域的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旨在更好拓展服务客户,解决他们的痛点。

“今年6月,NI将在上海新设一个服务亚太区半导体领域的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COE),旨在更好拓展服务客户,解决他们的痛点。”NI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健忠先生在SEMICON CHINA 2017同期举行的NI媒体见面会上畅谈NI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半导体领域的投入,以点及面折射出NI在中国的战略布局,“以往只有北美才有这类组织架构,这也说明NI对中国半导体市场的重视,”他补充道。

                                                       图1:SEMICON CHINA 2017同期NI媒体见面会受访嘉宾合影留念

  (右一为NI大中华区总经理陈健忠,中间为NI中国半导体业务拓展经理何为,左一为NI资深技术市场经理陈宇睿)

  半导体测试领域融合成趋势,NI主打研发验证到量产全套解决方案

  年初美国半导体协会(SIA)公布,全球半导体产业在2016年营收高达3389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高年营收纪录,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增幅最大,以9.2%领跑。此外,加之“十三五规划”指导,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迅猛,引发两会关注,产业倾斜政策继续出台,新的Startup如雨后春笋,进一步加速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

  其中,半导体测试作为重要环节,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据拓墣研究所公布数据,近几年全球封测产值均超过500亿美元。此次SEMICON CHINA,NI主推半导体测试明星解决方案STS——“从研发验证到量产,NI为半导体行业提供完整测控解决方案”。

                                                                 图2:拓璞产业研究所公布2012~2016全球封测产值数据

  不过,半导体生产测试需求日益复杂,随着产品集成度提升,一方面,传统ATE量产测试难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借鉴实验室数据才能完成的量产测试,将产线和实验室数据做一致性比对将耗费大量人力、时间。

  陈健忠指出:“一方面,当前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主流即高集成度,产品发展强调SoC(System on Chip),高集成度进一步导致测试复杂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实验室测试和量产测试中间的分界愈发模糊,半导体测试领域融合成趋势,推动跨界势在必行。”

  在与业界标准兼容的大前提下,NI半导体测试解决方案核心不变、软硬结合,专破测试融合痛点。不论是实验室的PXI仪表,还是产线的STS,都是基于硬件的PXI和基于软件的LabVIEW和TestStand,NI实验室和产线半导体测试方案中软硬件的高相似度,使得二者测试结果极易关联。

                                                       图3. NI在SEMICON CHINA 2017展示的STS半导体产线测试解决方案

  实验室到产线测试的一脉相承,使得NI为半导体行业提供了从研发验证到量产的完整测控解决方案,将实验室、产线的测试环节无缝串联。正如NI资深技术市场经理陈宇睿先生总结:“简而言之,在实验室,NI能够提供高效的实验室自动化;在产线,NI能够提供仪表级别的性能。NI打通测试融合壁垒,不仅有效缩减了数据关联,更是time to market的减少,这才是NI STS这套方案给予客户的核心价值。也正因此,很多客户将NI STS喻为半导体测试界的一股清流。”

  开放灵活+超越性价比,“普适”STS的春天迅速到来

  将NI STS推向市场,就免不了和传统ATE测试多重维度的PK。性能首当其冲,NI中国半导体业务拓展经理何为女士介绍:“由于开放架构,易于集成外界先进技术化为己用,因此在射频、模拟方面,NI STS的性能与ATE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外,在时间就是金钱的量产测试中,测试效率直接挂钩测试成本,而这也是传统ATE的优势,但NI STS在不断改进集成新技术后,在测试效率上与ATE已是相当或者更有甚者。

  再者,ATE的充分竞争使得进入壁垒越来越高,ATE推出的测试方案标榜“大而全”。而当前客户的需求是更加紧凑,能够满足他需求的低成本测试仪。NI STS应运而生,如果客户只购买他需要的那部分设备,NI STS高性价比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总之,主打开放而灵活,超越性价比的NI STS在半导体测试市场上颇具“普适性”:

  首先,例如IoT、射频前端、MEMS Sensor等市场,虽然测试体量大,但产品更新特别快,对应传统ATE测试成本会很高;

  其次,对应灵活测试需求,例如5G这类非标项目,不同于ATE的固件实现方式,NI STS中的FPGA自定义可以很好支持对于非标产品或多种协议的测试;

  最后,部分中小客户的专用芯片有定制化的测试需求,仅为中小体量,如高性能的纯模拟芯片,传统ATE厂商根本无法兼顾,此时NI STS可谓雪中送炭,是超越性价比的方案。这些都是NI半导体量产测试方案的主要着力点,因而,何为反复强调:“对于半导体测试,NI看到了太多的客户需求,我们是被这些需求推动着有计划地解决客户痛点。”

  综合测试需求普适性,结合STS无法比拟的灵活性+高性价比优势,据何为分享:“自2014年8月NI正式推出STS,截止当前,NI在全球的装机量超过300台,NI STS在中国是2015年7月份推出的,目前在中国的装机量超过50台,通过逐步打通国内主要的工厂,一部分客户甚至是在短期内就有快速增长的装机量。”鉴于行业应用的谨慎性,一个新的机台能够迅速被市场接受,并大量运用到生产中间,何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数字”。

  无线、智能驾驶、工业物联网多点布局,NI积极与中国产学研“合纵连横”

  “半导体业务是NI的强增长点之一,作为一个平台化公司,NI奉行全行业覆盖,每一个行业的营收都不会超过NI总营收的30%。”陈健忠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强调,“包括5G、802.11ax、WiGig以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新兴领域,都被NI视为潜力增长点。”

                                                                  图4. 多领域布局,无线通信、智能汽车等被NI视为潜力增长点

  灵活的软件结合可实现FPGA自定义的模块化硬件,NI丰富的产品线能帮助这些前沿研究方向加速前期验证和后期测控。多线程并进,NI积极展开与中国产学研的合作。例如,NI与东南大学、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携手推进有关Massive MIMO以及其它毫米波的验证方法。

  NI已向业界展示多项在华前沿技术合作,包括航空航天、工业物联网领域等,积极看好中国科技市场。例如NI与IBM在工业数据分析、价值挖掘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对标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与工业系统的深度融合;而NI和惠普企业(HPEnterprise)共同开发经预测试的Big Analog Data™解决方案,致力于提供一流的预测试软硬件组合来更高效地解决工程数据管理问题以及基于传感器数据做出决策,帮助客户大大降低集成风险。

  新标蕴含超车机会,NI助力中国Startup脱颖而出

                                                                         图5. NI以服务与支持优势助力中国Startup脱颖而出

  多项合作背后仍是巨大的中国市场。陈健忠总结道:“在很多新标领域,例如WiGig、ADAS,它们的整个标准还在制定中,中国在这些新标领域中反而拥有弯道超车的巨大商机,NI已经在中国扶持几家相关领域的Startup。”助力本土Startup脱颖而出也是NI战略中国化的深层次体现。